2007年12月12日星期三

写在南京大屠杀事发70年前夕




2000年12月13日这一天。我如常前往浦口校区上课。
但是我发现今天的南京市有点不一样,不是一点不一样,而是个个人都是神色凝重。

上午10 时,我听到如雷似蜂鸣的警报响起。这时的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一直到我和一众留学生坐校车回到校本部,恰好就坐在教授身旁,问起教授,才知道这是南京市政府为了不让南京市民忘却1937 年12月13日日本血腥屠杀,让南京市民甚至整个中国沉痛哀悼遇难的30 万同胞所响起记住历史的警报。

南京大屠杀,这一名词的认识是来自以前的历史课本。每次老师讲到此处,心情的纠结、声音却是无限咬牙切齿。所以,自己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的认识,基本上是延续中学历史老师的。但是,当我一听到,教授的深切表达,才知道南京大屠杀事件却是与当时的人,是如此贴近的。

难怪,这一天永远是南京市民胸中的无法复原的痛。
虽然,自己听到教授的提醒,明了南京上空响起揪心的警报声,而我却是一点无法同理南京的痛,只是知道而已。
但,直到有一天,我和新加坡朋友慧敏、学弟三人骑着各自的自行车,到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(简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)一游,我才真正理解南京人的痛,甚至于整中国
人的痛,一个无法忘却的痛。

离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,我的心情是沉重的,连笑容都欠奉。一味的沉重与沉痛,而我也在纪念馆留言板,留下一段蛮长的感触。只希望有机会,能够再次到哪,寻找当初的感受。
回到家中,我不忘和室友提起,期望她能抽出时间到那一趟,毕竟这个城市是我们暂居的家。
当天下午,我的心情是幽幽,借着同乡的手提电脑,赶着自己的毕业论文的当儿,写下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心情,只可惜这一段文字,早已佚失了。无法再唤回。

当自己还在南京大学时,我总是会到大学四处观看。有一次,我为了知道什么是防空洞,特地到设在防空洞的复印处影印资料(要知道我那时的中国,影印资料的费用可不便宜,但我还是影印了),在影印的当儿,头四处张望,眼细处观察,发现这就是当年南京政府为保卫南京市民特地将南京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等化为安全地带,让人民避开屠杀所创建的,阴暗、冷飕飕是我对防空洞的感觉。如果是将自己置放在此处,这样的滋味真不好受!

有一次,又听到教授说起,南京大学(下称南大)最高的旗杆,原来是为了抗衡当时日本军总部(现在的消防局)的旗杆而建起,总之,在南大的建筑真的和日本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还记得,自己曾特意询问一位日本男留学生,问起他对南京大屠杀一事,他竟然说这件事情与他无关,只是在他祖父辈所发生的事情,不可将此事牵扯到他的身上,这时的我更是气愤不已。但是如果将同样的事情问日本女学生则是道歉再道歉,这么有会如此迥异的差别呢?这就是矛盾的日本人面貌折射吧!

如今,2007年了。回到大马已经是5年多了。
每一年的这一刻,我总是会想起1937 年的这一天。
12月13日上午10时响起10 响的揪心警报似乎已经在我心中、耳边响起。
谨记教训却无法作任何的回应的我, 同样是无助的。



南京大屠杀纪念馆:
http://njdts.china1840-1949.net.cn/

永不忘却--南京大屠杀史实
http://neverforget.sina.com.cn/intro.html

2007年12月10日星期一

开张大吉!



在南京交汇了

开始彼此不一样的生命路线
寻找着人世间最纯真的美


原来她们在寻找着
就在身边的真实感动
和你细细道来

他们就这样牵引在一起
遇见了彼此
愈见对方的真、傻、笑
向你细述一个古老的生命与故事
有着你我的悲凉 无法言喻的悲、凉

(开始)属于我们的长征
一段不曾断的路程,一直走下去

走进了时间的隧道
咖啡氤氲的小屋(的同时)
(却)在一道时间的魔咒
(
彼此拿起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次锅铲)
开门七件事天天上演



鸟琦,属于我们俩的金陵梦,即将在这里得到延续。
希望我们俩的梦,能够美梦成真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梦回金陵正等着我们完美书写。